楊潔篪
一
今年是中美“乒乓外交”50周年。1971年4月,參加在日本名古屋舉行的第三十一屆世界乒乓球錦標賽的美國乒乓球代表團應中國乒乓球代表團邀請訪問中國。一年后,中國乒乓球隊回訪美國。訪問期間,兩支球隊都受到彼此國家和人民的熱烈歡迎與熱情接待。中美“以小球轉動大球”,融化了兩國歷時20多年相互隔絕的堅冰。
50年前,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和尼克松總統、基辛格博士等中美兩國老一輩領導人,從兩國人民共同利益出發,以非凡的戰略眼光和政治勇氣,作出了重新開啟兩國交往大門的戰略決策,親自決策并推動實施了中美“乒乓外交”。1971年7月,基辛格博士秘密訪華。1972年2月,尼克松總統訪問中國,中美實現“跨越太平洋的握手”,翻開了兩國關系的新篇章。
二
50年來,中美關系歷經風雨不斷向前,取得歷史性成就,不僅給兩國和兩國人民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也有力促進了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建交以來,中美雙邊貿易額不斷增長。盡管遭遇新冠疫情,去年兩國貨物貿易額逆勢增長8.3%,達5800多億美元。今年第一季度,中美貿易額同比增長61.3%。中美經貿合作長期是雙向互惠的。
中美攜手推動達成氣候變化《巴黎協定》,為全球氣候變化合作提供重要動力。4月22日,習近平主席應拜登總統邀請出席“領導人氣候峰會”并發表重要講話,表示中方期待同包括美方在內的國際社會一道,共同為推進全球環境治理而努力。不久前,中美還在上海發表了《中美應對氣候危機聯合聲明》。中美合力應對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為維護國際金融穩定、促進世界經濟復蘇作出了重要貢獻。中美在東帝汶開展糧食安全三方合作,在非洲聯手抗擊埃博拉疫情,雙方在反恐、防擴散、禁毒、疾病防控、維和等領域開展了良好協調與配合,在中東等地區熱點問題上保持溝通與協調。
中國領導人親自參與和推動中美民間往來。習近平主席多年來高度重視并親自推動兩國民間交往,同美國艾奧瓦州老朋友歷時30余載的友誼、幫助年近8旬的加德納女士完成其丈夫重游福建鼓嶺遺愿的故事,廣為傳頌。
自1972年中美乒乓球隊實現互訪后,兩國乒乓球界經常進行交流。2002年中國乒乓球隊應邀訪問芝加哥和洛杉磯,雙方老中青三代運動員以球會友,續寫“乒乓外交”情誼。中美在文化藝術交流、自然災害應對等方面保持密切交流協作,在共同抗擊新冠疫情中相互支持幫助。
中美已建立50對友好省州、232對友好城市。疫情期間,兩國各界人士仍然頻繁通過電話、書信、視頻等多種方式保持著溝通交流。上述成果凝聚了中美兩國幾代人的心血,值得倍加珍惜。
三
我們紀念“乒乓外交”50周年,回首中美關系發展的風雨歷程,為的是總結過去,把握現在,開辟未來。從這段歷史中,我們至少可以得出以下3條重要啟示:
第一,中美應該也完全可以實現和平共處、合作共贏。50年前中美之所以能夠在長期對立隔絕的狀態下實現破冰并隨后開啟正式建交大門,50年來中美之所以能夠在諸多領域開展合作并取得積極成果,根本原因是雙方能從兩國和兩國人民的共同利益出發,在尊重彼此的政治制度和發展模式的基礎上求同存異。
1972年發表的“上海公報”中就明確指出,中美兩國社會制度和外交政策有著本質的區別,同意各國不論社會制度如何,都應根據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侵犯別國、不干涉別國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原則來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系。雙方還聲明,中美關系走向正常化符合所有國家利益。“上海公報”“中美建交公報”和“八·一七公報”共同確認了中美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異等處理兩國關系的準則,構成了中美關系的政治基礎。
中國無意否定美國或任何其他國家的政治制度和發展道路,也不謀求在世界上推廣中國的政治制度和發展道路,但如果有人要挑戰中國共產黨、中國政治制度和領導體制,中國人民也絕不會答應。中國將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
中美兩國存在一些分歧是正常的,關鍵是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以建設性方式加以管控和處理,確保中美關系沿著正確方向發展。
第二,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的發達國家、世界前兩大經濟體、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美承擔著特殊國際責任和義務,兩國擁有廣泛而重要的共同利益。中美合作可以辦成有利于兩國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對抗對兩國和世界肯定是災難。
各國從沒有像今天這樣休戚與共、緊密相連,人類是一個命運共同體。沒有哪一個國家能夠獨善其身、包打天下,只有同舟共濟、團結協作,才是正確方向。中美兩國應順應時代發展潮流,以更廣闊胸襟和視野看待和處理彼此間關系,努力構建不沖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系,為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作為擁有14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中國市場潛力不可限量。中國正抓緊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將進一步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這必將為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各國企業提供更廣闊發展空間。我們樂見美國在華企業獲得成功,同中方一道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更好實現互利共贏。
新冠疫情是人類共同的敵人,抗疫應該成為中美合作的新平臺。兩國醫學專家、科研團隊、企業應就疫苗研發、疫情防控開展更多合作,為全球共抗疫情作出貢獻。
氣候變化事關人類前途命運,需要各國攜手應對。中美應同其他各方一道加強《巴黎協定》的實施,辦好生物多樣性公約第15次締約方大會、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大會等活動,為更好應對全球氣候環境挑戰作出努力,構建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
中方愿繼續與美方就反恐、防擴散等國際地區問題并在聯合國、二十國集團等多邊框架內加強合作,共同維護地區和世界的和平、穩定與發展。
第三,民間交往是中美關系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不竭動力。“國之交在于民相親”。“乒乓外交”50年來,中美民間交往在維護和促進中美關系發展中的作用愈發重要。中美社會各界的交流與往來,有利于加深兩國相互理解和友誼,有利于促進兩國人民共同利益,有利于中美關系健康發展。近年來美方一些人抱持冷戰零和思維,不斷給兩國正常民間交流制造干擾、設置障礙,是站在了歷史的錯誤一邊和兩國人民的對立面,注定不得人心。
人民是歷史的創造者,中美民間友好交往的故事每天都在發生。上個月,第五屆中美省州立法機關合作論壇在線上成功舉辦,中美雙方各7個省州立法機關負責人出席并發言。中美友好機構共同主辦了“美中農業圓桌論壇”,兩國政府農業部門負責人,地方、企業、院校代表和美國國會議員等踴躍出席并發來視頻,積極探尋經貿、教育、智庫等領域交流合作機遇。本月,雙方還在京舉辦了“乒乓外交”50周年紀念活動,王岐山副主席、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發表重要視頻致辭,中美政商學體各界代表參會,當年“乒乓外交”親歷者隔空對打乒乓,現場氣氛熱烈感人。
我們要認真傾聽兩國人民求和平、促發展、謀合作的心聲,為兩國地方、企業、智庫、媒體、民間團體等開展交往合作創造有利條件,讓更多人成為中美關系的參與者、受益者、支持者。
面向未來,中美兩國人民友好交往的勢頭不可阻擋,中美關系保持穩定發展也是兩國人民和國際社會的共同期盼。希望美方與中方一道繼承和發揚“乒乓外交”所承載的精神,以習近平主席和拜登總統通話精神為指引,認清世界大勢,順應時代潮流,聚焦合作,管控分歧,推動中美關系健康穩定向前發展,同各國一道攜手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
《人民日報》(2021年04月29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