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以共商共建共享為原則推動“一帶一路”建設
-
中國提出“一帶一路”倡議,是對多邊主義和國際合作的重要貢獻。五年多來,中國同各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探索合作思路,創新合作模式,豐富了新形勢下多邊主義的實踐。
在會見“元老會”代表團時的談話(2019年4月1日),《人民日報》2019年4月2日 -
面對時代命題,中國愿同國際合作伙伴共建“一帶一路”。我們要通過這個國際合作新平臺,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把“一帶一路”建設成為和平之路、繁榮之路、開放之路、綠色之路、創新之路、文明之路。
《攜手共命運,同心促發展》(2018年9月3日),《十九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年版,第641頁 -
過去幾年共建“一帶一路”完成了總體布局,繪就了一幅“大寫意”,今后要聚焦重點、精雕細琢,共同繪制好精謹細膩的“工筆畫”。要在項目建設上下功夫,建立工作機制,完善配套支持,全力推動項目取得積極進展,注意實施雪中送炭、急對方之所急、能夠讓當地老百姓受益的民生工程。要在開拓市場上下功夫,搭建更多貿易促進平臺,引導有實力的企業到沿線國家開展投資合作,發展跨境電子商務等貿易新業態、新模式,注重貿易平衡。要在金融保障上下功夫,加快形成金融支持共建“一帶一路”的政策體系,有序推動人民幣國際化,引導社會資金共同投入沿線國家基礎設施、資源開發等項目,為走出去企業提供外匯資金支持。要推動教育、科技、文化、體育、旅游、衛生、考古等領域交流蓬勃開展,圍繞共建“一帶一路”開展卓有成效的民生援助。要規范企業投資經營行為,合法合規經營,注意保護環境,履行社會責任,成為共建“一帶一路”的形象大使。要高度重視境外風險防范,完善安全風險防范體系,全面提高境外安全保障和應對風險能力。
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五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2018年8月27日),《人民日報》2018年8月28日 -
經過夯基壘臺、立柱架梁的五年,共建“一帶一路”正在向落地生根、持久發展的階段邁進。我們要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在保持健康良性發展勢頭的基礎上,推動共建“一帶一路”向高質量發展轉變,這是下一階段推進共建“一帶一路”工作的基本要求。
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五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2018年8月27日),《人民日報》2018年8月28日 -
共建“一帶一路”之所以得到廣泛支持,反映了各國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對促和平、謀發展的愿望。共建“一帶一路”是經濟合作倡議,不是搞地緣政治聯盟或軍事同盟;是開放包容進程,不是要關起門來搞小圈子或者“中國俱樂部”;是不以意識形態劃界,不搞零和游戲,只要各國有意愿,我們都歡迎。
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五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2018年8月27日), 《人民日報》2018年8月28日 -
以共建“一帶一路”為實踐平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是從我國改革開放和長遠發展出發提出來的,也符合中華民族歷來秉持的天下大同理念,符合中國人懷柔遠人、和諧萬邦的天下觀,占據了國際道義制高點。共建“一帶一路”不僅是經濟合作,而且是完善全球發展模式和全球治理、推進經濟全球化健康發展的重要途徑。
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五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2018年8月27日), 《人民日報》2018年8月28日 -
共建“一帶一路”順應了全球治理體系變革的內在要求,彰顯了同舟共濟、權責共擔的命運共同體意識,為完善全球治理體系變革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案。我們要堅持對話協商、共建共享、合作共贏、交流互鑒,同沿線國家謀求合作的最大公約數,推動各國加強政治互信、經濟互融、人文互通,一步一個腳印推進實施,一點一滴抓出成果,推動共建“一帶一路”走深走實,造福沿線國家人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工作五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2018年8月27日), 《人民日報》2018年8月28日 -
“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們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重要實踐平臺。幾年來,“一帶一路”建設從理念到行動,發展成為實實在在的國際合作,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要抓好首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成果的落實,凝聚各方共識,規劃合作愿景,擴大對外開放,加強同各國的溝通、協商、合作,推動“一帶一路”建設走深走實、行穩致遠,更好造福各國人民。
《加強黨中央對外事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努力開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新局面》(2018年5月15日),習近平《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530頁 -
中國堅持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堅持打開國門搞建設,積極促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努力實現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打造國際合作新平臺,增添共同發展新動力。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2017年10月18日), 《十九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年版,第42頁 -
要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加強創新能力開放合作,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2017年10月18日), 《十九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9年版,第24頁 -
在“一帶一路”建設國際合作框架內,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攜手應對世界經濟面臨的挑戰,開創發展新機遇,謀求發展新動力,拓展發展新空間,實現優勢互補、互利共贏,不斷朝著人類命運共同體方向邁進。這是我提出這一倡議的初衷,也是希望通過這一倡議實現的最高目標。
《開辟合作新起點,謀求發展新動力》(2017年5月15日),《習近平談“一帶一路”》,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193-194頁 -
“一帶一路”源自中國,但屬于世界。“一帶一路”建設跨越不同地域、不同發展階段、不同文明,是一個開放包容的合作平臺,是各方共同打造的全球公共產品。它以亞歐大陸為重點,向所有志同道合的朋友開放,不排除、也不針對任何一方。
《開辟合作新起點,謀求發展新動力》(2017年5月15日),《習近平談“一帶一路”》,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193頁 -
“一帶一路”建設根植于歷史,但面向未來。古絲綢之路凝聚了先輩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促進了亞歐大陸各國互聯互通,推動了東西方文明交流互鑒,為人類文明發展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我們完全可以從古絲綢之路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本著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推進合作,共同開辟更加光明的前景。
《開辟合作新起點,謀求發展新動力》(2017年5月15日),《習近平談“一帶一路”》,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193頁 -
面對挑戰,各國都在探討應對之策,也提出很多很好的發展戰略和合作倡議。但是,在各國彼此依存、全球性挑戰此起彼伏的今天,僅憑單個國家的力量難以獨善其身,也無法解決世界面臨的問題。只有對接各國彼此政策,在全球更大范圍內整合經濟要素和發展資源,才能形成合力,促進世界和平安寧和共同發展。
《開辟合作新起點,謀求發展新動力》(2017年5月15日),《習近平談“一帶一路”》,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193頁 -
這項倡議源于我對世界形勢的觀察和思考。當今世界正處在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之中。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在孕育,新的增長動能不斷積聚,各國利益深度融合,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成為時代潮流。與此同時,全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長期累積,未能得到有效解決。全球經濟增長基礎不夠牢固,國際貿易和投資低迷,經濟全球化遇到波折,發展不平衡加劇。戰亂和沖突、恐怖主義、難民移民大規模流動等問題對世界經濟的影響突出。
《開辟合作新起點,謀求發展新動力》(2017年5月15日),《習近平談“一帶一路”》,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192-193頁 -
“一帶一路”建設是我在二〇一三年提出的倡議。它的核心內容是促進基礎設施建設和互聯互通,對接各國政策和發展戰略,深化務實合作,促進協調聯動發展,實現共同繁榮。
《開辟合作新起點,謀求發展新動力》(2017年5月15日),《習近平談“一帶一路”》,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192頁 -
我們也要加強國際反腐合作,讓“一帶一路”成為廉潔之路。
《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2017年5月14日),《習近平談“一帶一路”》,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185頁 -
我們要將“一帶一路”建成文明之路。“一帶一路”建設要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閡、文明互鑒超越文明沖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優越,推動各國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信任。
《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2017年5月14日),《習近平談“一帶一路”》,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184-185頁 -
我們要將“一帶一路”建成創新之路。創新是推動發展的重要力量。“一帶一路”建設本身就是一個創舉,搞好“一帶一路”建設也要向創新要動力。
《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2017年5月14日),《習近平談“一帶一路”》,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184頁 -
我們要將“一帶一路”建成開放之路。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導致落后。對一個國家而言,開放如同破繭成蝶,雖會經歷一時陣痛,但將換來新生。“一帶一路”建設要以開放為導向,解決經濟增長和平衡問題。
《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2017年5月14日),《習近平談“一帶一路”》,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183頁 -
我們要將“一帶一路”建成繁榮之路。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要聚焦發展這個根本性問題,釋放各國發展潛力,實現經濟大融合、發展大聯動、成果大共享。
《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2017年5月14日),《習近平談“一帶一路”》,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182頁 -
我們要將“一帶一路”建成和平之路。古絲綢之路,和時興,戰時衰。“一帶一路”建設離不開和平安寧的環境。我們要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的伙伴關系。各國應該尊重彼此主權、尊嚴、領土完整,尊重彼此發展道路和社會制度,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
《攜手推進“一帶一路”建設》 (2017年5月14日),《習近平談“一帶一路”》,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182頁 -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一是要切實推進思想統一,堅持各國共商、共建、共享,遵循平等、追求互利,牢牢把握重點方向,聚焦重點地區、重點國家、重點項目,抓住發展這個最大公約數,不僅造福中國人民,更造福沿線各國人民。中國歡迎各方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歡迎世界各國和國際組織參與到合作中來。二是要切實推進規劃落實,周密組織,精準發力,進一步研究出臺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的具體政策措施,創新運用方式,完善配套服務,重點支持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能源資源開發利用、經貿產業合作區建設、產業核心技術研發支撐等戰略性優先項目。三是要切實推進統籌協調,堅持陸海統籌,堅持內外統籌,加強政企統籌,鼓勵國內企業到沿線國家投資經營,也歡迎沿線國家企業到我國投資興業,加強“一帶一路”建設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等國家戰略的對接,同西部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東部率先發展、沿邊開發開放的結合,帶動形成全方位開放、東中西部聯動發展的局面。四是要切實推進關鍵項目落地,以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能合作、經貿產業合作區為抓手,實施好一批示范性項目,多搞一點早期收獲,讓有關國家不斷有實實在在的獲得感。五是要切實推進金融創新,創新國際化的融資模式,深化金融領域合作,打造多層次金融平臺,建立服務“一帶一路”建設長期、穩定、可持續、風險可控的金融保障體系。六是要切實推進民心相通,弘揚絲路精神,推進文明交流互鑒,重視人文合作。七是要切實推進輿論宣傳,積極宣傳“一帶一路”建設的實實在在成果,加強“一帶一路”建設學術研究、理論支撐、話語體系建設。八是要切實推進安全保障,完善安全風險評估、監測預警、應急處置,建立健全工作機制,細化工作方案,確保有關部署和舉措落實到每個部門、每個項目執行單位和企業。
《讓“一帶一路”建設造福沿線各國人民》(2016年8月17日), 《習近平談“一帶一路”》,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116-117頁 -
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契機,開展跨國互聯互通,提高貿易和投資合作水平,推動國際產能和裝備制造合作,本質上是通過提高有效供給來催生新的需求,實現世界經濟再平衡。特別是在當前世界經濟持續低迷的情況下,如果能夠使順周期下形成的巨大產能和建設能力走出去,支持沿線國家推進工業化、現代化和提高基礎設施水平的迫切需要,有利于穩定當前世界經濟形勢。
《讓“一帶一路”建設造福沿線各國人民》(2016年8月17日),《習近平談“一帶一路”》,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115頁 -
共創“一帶一路”新型合作模式。中國愿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以“一帶一路”沿線各國發展規劃對接為基礎,以貿易和投資自由化便利化為紐帶,以互聯互通、產能合作、人文交流為支柱,以金融互利合作為重要保障,積極開展雙邊和區域合作,努力開創“一帶一路”新型合作模式。中國將不斷加大投入,為“一帶一路”建設提供全方位支持,使合作成果惠及各方。
《共同推進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建設》(2016年6月22日),《習近平談“一帶一路”》,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111頁 -
我國是“一帶一路”的倡導者和推動者,但建設“一帶一路”不是我們一家的事。“一帶一路”建設不應僅僅著眼于我國自身發展,而是要以我國發展為契機,讓更多國家搭上我國發展快車,幫助他們實現發展目標。我們要在發展自身利益的同時,更多考慮和照顧其他國家利益。要堅持正確義利觀,以義為先、義利并舉,不急功近利,不搞短期行為。要統籌我國同沿線國家的共同利益和具有差異性的利益關切,尋找更多利益交匯點,調動沿線國家積極性。我國企業走出去既要重視投資利益,更要贏得好名聲、好口碑,遵守駐在國法律,承擔更多社會責任。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努力拓展改革發展新空間》(2016年4月29日),《習近平談“一帶一路”》,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104-105頁 -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要處理好我國利益和沿線國家利益的關系,政府、市場、社會的關系,經貿合作和人文交流的關系,對外開放和維護國家安全的關系,務實推進和輿論引導的關系,國家總體目標和地方具體目標的關系。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努力拓展改革發展新空間》(2016年4月29日),《習近平談“一帶一路”》,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104頁 -
“一帶一路”倡議,喚起了沿線國家的歷史記憶。古代絲綢之路是一條貿易之路,更是一條友誼之路。在中華民族同其他民族的友好交往中,逐步形成了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互學互鑒、互利共贏為特征的絲綢之路精神。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提出“一帶一路”倡議,就是要繼承和發揚絲綢之路精神,把我國發展同沿線國家發展結合起來,把中國夢同沿線各國人民的夢想結合起來,賦予古代絲綢之路以全新的時代內涵。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努力拓展改革發展新空間》(2016年4月29日),《習近平談“一帶一路”》,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104頁 -
“一帶一路”倡議提出來后,一石激起千層浪,外界反響很大,各方都在響應。各方之所以反映強烈,主要是因為這個倡議順應了時代要求和各國加快發展的愿望,具有深厚歷史淵源和人文基礎。從我們自己的情況來看,這個倡議符合我國經濟發展內生性要求,也有助于帶動我國邊疆民族地區發展。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努力拓展改革發展新空間》(2016年4月29日),《習近平談“一帶一路”》,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103-104頁 -
兩年前,我在訪問中亞和東南亞時,提出建設“一帶一路”的設想。這是發展的倡議、合作的倡議、開放的倡議,強調的是共商、共建、共享的平等互利方式。
《中國始終將周邊置于外交全局的首要位置》(2015年11月7日),習近平《論堅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277頁 -
“一帶一路”建設是擴大開放的重大戰略舉措和經濟外交的頂層設計,要找準突破口,以點帶面、串點成線,步步為營、久久為功。
《以新的發展理念引領發展》(2015年10月29日),習近平《論堅持全面深化改革》,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172-173頁 -
新時代需要新思維。“一帶一路”建設將為中國和沿線國家共同發展帶來巨大機遇。“一帶一路”是開放的,是穿越非洲、環連亞歐的廣闊“朋友圈”,所有感興趣的國家都可以添加進入“朋友圈”。“一帶一路”是多元的,涵蓋各個合作領域,合作形式也可以多種多樣。“一帶一路”是共贏的,各國共同參與,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實現共同發展繁榮。這條路不是某一方的私家小路,而是大家攜手前進的陽光大道。
《“一帶一路”是大家攜手前進的陽光大道》(2015年10月21日),《習近平談“一帶一路”》,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80頁 -
“一帶一路”建設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則,不是封閉的,而是開放包容的;不是中國一家的獨奏,而是沿線國家的合唱。“一帶一路”建設不是要替代現有地區合作機制和倡議,而是要在已有基礎上,推動沿線國家實現發展戰略相互對接、優勢互補。
《歡迎沿線國家和亞洲國家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2015年3月28日), 《習近平談“一帶一路”》,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68頁 -
“一帶一路”和互聯互通是相融相近、相輔相成的。如果將“一帶一路”比喻為亞洲騰飛的兩只翅膀,那么互聯互通就是兩只翅膀的血脈經絡。
《聯通引領發展,伙伴聚焦合作》(2014年11月8日), 《習近平談“一帶一路”》,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50頁 -
今天,我們要建設的互聯互通,不僅是修路架橋,不光是平面化和單線條的聯通,而更應該是基礎設施、制度規章、人員交流三位一體,應該是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民心相通五大領域齊頭并進。這是全方位、立體化、網絡狀的大聯通,是生機勃勃、群策群力的開放系統。
《聯通引領發展,伙伴聚焦合作》(2014年11月8日), 《習近平談“一帶一路”》,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48頁 -
要以創新思維辦好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發起并同一些國家合作建立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是要為“一帶一路”有關沿線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提供資金支持,促進經濟合作。設立絲路基金是要利用我國資金實力直接支持“一帶一路”建設。要注意按國際慣例辦事,充分借鑒現有多邊金融機構長期積累的理論和實踐經驗,制定和實施嚴格的規章制度,提高透明度和包容性,確定開展好第一批業務。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和絲路基金同其他全球和區域多邊開發銀行的關系是相互補充而不是相互替代的,將在現行國際經濟金融秩序下運行。
《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2014年11月4日),《習近平談“一帶一路”》,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45頁 -
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要誠心誠意對待沿線國家,做到言必信、行必果。要本著互利共贏的原則同沿線國家開展合作,讓沿線國家得益于我國發展。要實行包容發展,堅持各國共享機遇、共迎挑戰、共創繁榮。要做好“一帶一路”總體布局,盡早確定今后幾年的時間表、路線圖,要有早期收獲計劃和領域。推進“一帶一路”建設要抓落實,由易到難、由近及遠,以點帶線、由線到面,扎實開展經貿合作,扎實推進重點項目建設,腳踏實地、一步一步干起來。
《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2014年11月4日),《習近平談“一帶一路”》,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44頁 -
“一帶一路”倡議,有利于擴大和深化對外開放。經過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經濟正在實行從引進來到引進來和走出去并重的重大轉變,已經出現了市場、能源資源、投資“三頭”對外深度融合的新局面。只有堅持對外開放,深度融入世界經濟,才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2014年11月4日),《習近平談“一帶一路”》,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44頁 -
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順應了時代要求和各國加快發展的愿望,提供了一個包容性巨大的發展平臺,具有深厚歷史淵源和人文基礎,能夠把快速發展的中國經濟同沿線國家的利益結合起來。要集中力量辦好這件大事,秉持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近睦遠交,使沿線國家對我們更認同、更親近、更支持。
《加快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建設》(2014年11月4日),《習近平談“一帶一路”》,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43頁 -
中阿共建“一帶一路”,應該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共商,就是集思廣益,好事大家商量著辦,使“一帶一路”建設兼顧雙方利益和關切,體現雙方智慧和創意。共建,就是各施所長,各盡所能,把雙方優勢和潛能充分發揮出來,聚沙成塔,積水成淵,持之以恒加以推進。共享,就是讓建設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中阿人民,打造中阿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
《弘揚絲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2014年6月5日), 《習近平談“一帶一路”》,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35頁 -
“一帶一路”是互利共贏之路,將帶動各國經濟更加緊密結合起來,推動各國基礎設施建設和體制機制創新,創造新的經濟和就業增長點,增強各國經濟內生動力和抗風險能力。
《弘揚絲路精神,深化中阿合作》(2014年6月5日), 《習近平談“一帶一路”》,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35頁 -
東南亞地區自古以來就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中國愿同東盟國家加強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國政府設立的中國—東盟海上合作基金,發展好海洋合作伙伴關系,共同建設“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中國愿通過擴大同東盟國家各領域務實合作,互通有無、優勢互補,同東盟國家共享機遇、共迎挑戰,實現共同發展、共同繁榮。
《共同建設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2013年10月3日), 《習近平談“一帶一路”》,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11-12頁 -
為了使我們歐亞各國經濟聯系更加緊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發展空間更加廣闊,我們可以用創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這是一項造福沿途各國人民的大事業。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先做起來,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
第一,加強政策溝通。各國可以就經濟發展戰略和對策進行充分交流,本著求同存異原則,協商制定推進區域合作的規劃和措施,在政策和法律上為區域經濟融合“開綠燈”。
第二,加強道路聯通。上海合作組織正在協商交通便利化協定。盡快簽署并落實這一文件,將打通從太平洋到波羅的海的運輸大通道。在此基礎上,我們愿同各方積極探討完善跨境交通基礎設施,逐步形成連接東亞、西亞、南亞的交通運輸網絡,為各國經濟發展和人員往來提供便利。
第三,加強貿易暢通。絲綢之路經濟帶總人口近三十億,市場規模和潛力獨一無二。各國在貿易和投資領域合作潛力巨大。各方應該就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問題進行探討并作出適當安排,消除貿易壁壘,降低貿易和投資成本,提高區域經濟循環速度和質量,實現互利共贏。
第四,加強貨幣流通。中國和俄羅斯等國在本幣結算方面開展了良好合作,取得了可喜成果,也積累了豐富經驗。這一好的做法有必要加以推廣。如果各國在經常項下和資本項下實現本幣兌換和結算,就可以大大降低流通成本,增強抵御金融風險能力,提高本地區經濟國際競爭力。
第五,加強民心相通。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搞好上述領域合作,必須得到各國人民支持,必須加強人民友好往來,增進相互了解和傳統友誼,為開展區域合作奠定堅實民意基礎和社會基礎。
《共同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 (2013年9月7日),《習近平談“一帶一路”》,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4-5頁 -
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不是口號和傳說,而是成功的實踐和精彩的現實。“一帶一路”倡議堅持共商共建共享,不是一家說了算,而是大家共擔責任,共享成果。
在和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共同參觀中遠海運比雷埃夫斯港項目時的談話(2019年11月11日),《人民日報》2019年11月13日 -
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需要法治進行保障。中國愿同各國一道,營造良好法治環境,構建公正、合理、透明的國際經貿規則體系,推動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更好造福各國人民。
致中國法治國際論壇(二?一九)的賀信(2019年11月),《人民日報》2019年11月11日 -
我們要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踐行開放、綠色、廉潔的理念,致力于實現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的目標。最終目的是通過全方位互聯互通,更好融入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實現聯動發展。我們要加強同聯合國二〇三〇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對接。共建“一帶一路”突出發展視角,將為落實聯合國二〇三〇年可持續發展議程、推動廣大發展中國家可持續發展作出重要貢獻。共建“一帶一路”致力于推動國際社會各成員共同發展,已成為造福各方的國際公共產品和開放包容的國際合作平臺。我們歡迎所有感興趣的合作伙伴共同參與,攜手做大互利共贏的“蛋糕”,將在國際社會共同愿景和普遍共識基礎上,繼續推進政策溝通對接以及務實合作,為推動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作出貢獻,實現各國高質量發展和共同繁榮。
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第十四次峰會上的講話(2019年6月29日),《人民日報》2019年6月30日 -
中國人民不僅要自己過上好日子,還追求天下大同。我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體現的就是“和合共生”、互利共贏的思想,也和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理念相契合。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中國的發展是歷史必然,合作共贏是各國人心所向。
在會見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時的談話(2019年4月26日),《人民日報》2019年4月27日 -
我們要努力實現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引入各方普遍支持的規則標準,推動企業在項目建設、運營、采購、招投標等環節按照普遍接受的國際規則標準進行,同時要尊重各國法律法規。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消除貧困、增加就業、改善民生,讓共建“一帶一路”成果更好惠及全體人民,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作出實實在在的貢獻,同時確保商業和財政上的可持續性,做到善始善終、善作善成。
《齊心開創共建“一帶一路”美好未來》(2019年4月26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3-4頁 -
我們要堅持開放、綠色、廉潔理念,不搞封閉排他的小圈子,把綠色作為底色,推動綠色基礎設施建設、綠色投資、綠色金融,保護好我們賴以生存的共同家園,堅持一切合作都在陽光下運作,共同以零容忍態度打擊腐敗。我們發起了《廉潔絲綢之路北京倡議》,愿同各方共建風清氣正的絲綢之路。
《齊心開創共建“一帶一路”美好未來》(2019年4月26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3頁 -
我們要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倡導多邊主義,大家的事大家商量著辦,推動各方各施所長、各盡所能,通過雙邊合作、三方合作、多邊合作等各種形式,把大家的優勢和潛能充分發揮出來,聚沙成塔、積水成淵。
《齊心開創共建“一帶一路”美好未來》(2019年4月26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3頁 -
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目的是聚焦互聯互通,深化務實合作,攜手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風險挑戰,實現互利共贏、共同發展。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的互聯互通架構基本形成,一大批合作項目落地生根,首屆高峰論壇的各項成果順利落實,150多個國家和國際組織同中國簽署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協議。共建“一帶一路”倡議同聯合國、東盟、非盟、歐盟、歐亞經濟聯盟等國際和地區組織的發展和合作規劃對接,同各國發展戰略對接。從亞歐大陸到非洲、美洲、大洋洲,共建“一帶一路”為世界經濟增長開辟了新空間,為國際貿易和投資搭建了新平臺,為完善全球經濟治理拓展了新實踐,為增進各國民生福祉作出了新貢獻,成為共同的機遇之路、繁榮之路。事實證明,共建“一帶一路”不僅為世界各國發展提供了新機遇,也為中國開放發展開辟了新天地。
《齊心開創共建“一帶一路”美好未來》(2019年4月26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2頁